金融衍生品交易平台金融衍生品交易平台

700万到20亿,比特币到地下钱庄,起底伊世顿那场掩人耳目的金钱罪案

2015年11月12日

      用不足700万元初始本金,最终非法获利20多亿元,让伊世顿,这家名不见经传的贸易公司瞬间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焦点。在狂赚20多亿后,伊世顿曾考虑使用比特币将非法所得转移至海外。但最终由于比特币平台的警觉,伊世顿放弃了这一方案,转而使用传统的地下钱庄,至案发前仅转移了20亿元投资收益的十分之一。

1.webp

      根据《财新》的走访,张家港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并无1405A室,“1405A”可能只是一个虚拟注册地址。该公司真正的地址在上海梅龙镇广场28楼,但8月中旬已人去楼空。

从何而来

      伊世顿公司系外籍人员Georgy Zarya(音译扎亚)、Anton Murashov(音译安东)在香港各自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后,于2012年9月用两家香港公司名义在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以美元出资注册成立的贸易公司。(经查询,两家香港公司的名字为VULKAN CAPITAL ADVISERS LIMITED和QUANTSTELLATIONINVESTMENT MANAGEMENT(HK) LIMITED)

拥有深厚高频交易背景
他们是谁?

      George Zarya

      George Zarya目前任职俄罗斯金融市场最大的经纪商之一,BCS集团旗下Prime Brokerage,该公司在2013年曾开发出降低交易延迟的技术系统,将伦敦-莫斯科的数据传输延迟降至39毫秒,占据业界鳌头。

2.webp

      在BCS之前,George Zarya在俄最大的私人银行Otkritie,任职全球电子交易部门总监,主管BD和销售工作。该银行在高频交易方面也颇为有名。

      此外,George Zarya还在俄罗斯知名投行文艺复兴资本(Renaissance Capital)做过三年多的销售。

      不过Linkedin上的George Zarya与新华社公布的Georgy Zarya存在一个字母的差别,考虑到俄罗斯人名在翻译成英语时是根据读音来转拼的,所以即便是同一个俄语人名,也可能出现细微的翻译差别,根据华尔街见闻的查询,Georgy Zarya的俄文名可能为Георгий заря。

      在BCS集团组织的一次宴会上的照片中标注,图右者名为Георгий заря,与George Zarya在Linkedin上的头像颇为相似,极有可能为同一人。

3.webp

      另外一张聚会中的照片

4.webp

      Anton Murashov

      最早在俄罗斯OTP Bank任职金融衍生品和利率期货交易员,从2010年6月到现在,他担任Quantstellation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此前一年多的时间,他在Innovation科技公司担任商业开发总裁,负责开发高频交易的解决方案。

      目前该人员在Linkedin上的资料尚在,其资料中现在的公司Quantstellation与伊世顿背后的香港公司同名

5.webp

7.webp

  

收入与利润不成正比

      奇怪的是这家公司的利润大幅高于营业收入:其2014年净利润为9886万元,营业收入为5303万元;2013年净利润为1696万元,营业总收入仅为32万元。

      财新走访的知情人士称伊世顿的利润来源主要是投资,贸易业务则基本都在亏损。

      在新华社和财新的报道中,伊世顿公司涉嫌非法资金来源及恶意操纵证券期货的行为并不是独自完成的,境内一家名为富舜投资(Pegasus Fund)的私募公司以及华鑫期货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据接近富舜人士透露,负责伊世顿的客户经理在一家公募基金任职期间,就与伊世顿有业务合作,负责协调成立了该基金公司一只跨境投资的期货专户产品。2014年6月,伊世顿通过该客户经理提出与富舜合作高频量化期货投资产品。

      当时富舜没有量化投资团队,伊世顿团队以海外人员为主,有高频交易经验。双方约定先用伊世顿少量资金合作产品进行测试,看量化模型的有效性。

      2014年8月28日,富舜共赢10号单一客户专户产品成立,初始投资规模600万元;2015年1月13日,成立富舜共赢11号,初始投资规模400万元;2015年2月2日,成立12-16号,初始投资规模均160万元。这些产品总规模为1800万元,均由伊世顿指定的投资团队进行投资决策并下单操作。产品的托管行均为招商证券,期货交易商为华鑫期货。所有产品均备案。

上述产品主要以股指期货为投资标的,股指期货品种主要以IH、IF、IC合约为主,交易量占市场交易量3%。

6.webp

高频如何就犯了法

      “通过高频程序化交易软件自动批量下单、快速下单”,单从字面上看,不知道这个行为本身哪一点犯法,然后在一段“定罪”的文字里,用这句话开篇,真是诛的一手好心。

      “申报价格明显偏离市场最新价格”,这段话初读十分匪夷所思,所谓申报价格,大概是指报限价单,是一种不保证成交的委托单,人家觉得市场价格不合理,报单偏离市场价格又有什么问题呢?往下看,才明白:

      该公司账户组……成交价格与市场行情的偏离度显著高于其他程序化交易者

      如果说的并不是“申报价格”,而是“成交价格”,那显然是很有问题的。但是逻辑上,下一个疑点就是:为什么能在偏离市场行情的价格上成交?要知道“市场行情”本身指的就是成交价格,你总不能说市场行情偏离了市场行情吧?

      那我们就脑补一下,这个“违法行为”到底在哪里可能出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背景知识,即中国期货市场上的“市场行情”,一般而言指的是交易所每500毫秒一次发送的市场快照及上次成交情况。这个“行情”数据本身就是一个阉割过的产物,有大量的委托单(Order Book)变化情况,以及成交信息是被过滤掉的,除交易所自身外,大家都收不到这些信息。文中所指的“市场行情”,实际上应该就是指这每500毫秒一次的“上次成交”价格。但是因为500毫秒内实际上发生的成交往往多于一次,那么那些被交易所人为过滤掉,没有发出来的成交,它们的价格确实很有可能偏离被作为“市场行情”的“500毫秒中最后一次成交的价格”。

      好了,有了这个背景知识,我们来看问题可能出在哪里。“成交价格与市场行情的偏离度显著高于其他程序化交易者”,这段话显然是在说,这家公司的成交价格的确和一般的程序化交易者有所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为什么它们要这么做呢?沿着原文往下看:

      今年6月初至7月初,证券期货市场大幅波动,伊世顿公司在交易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等股指期货合约过程中,卖出开仓、买入开仓量在全市场中位居前列,该公司账户组平均下单速度达每0.03秒一笔,一秒内最多下单31笔,且成交价格与市场行情的偏离度显著高于其他程序化交易者。以6月26日的中证500主力合约为例,该公司账户组的卖开量占市场总卖出量30%以上的次数达400余次;以秒为单位计算,伊世顿账户组的卖开成交量在全市场中位列第一的次数为1200余次;其卖开成交价格与市场行情的偏离度为当日程序化交易者前5名平均值的2倍多。

      从这段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交易量非同一般,这一点的确非常可疑。再结合之前所说的“实现包括自买自卖(成交量达8110手、113亿元人民币)在内的大量交易”,我大概可以猜测,这个“成交价格与市场行情的偏离度显著高于其他程序化交易者”,实际上很可能是通过大量的自成交实现的。

      我们知道,大家手里都只有500毫秒更新一次的市场数据,那么事实上500毫秒内的市场是什么情况,完全是一个黑盒,但这段时间内,市场上又的的确确在发生着一些事情。你在500毫秒内开出一张买单,理论上没有人会在下一次数据更新前看到这张单,所以当然不会存在“因为看到了一张买单而主动愿意成交”的对手盘,在这种情况下,这张单会不会被成交,完全是一个随机事件。这实际上就是目前国内大部分交易者所面临的困境:市场行情数据太不给力了!

      但是,如果考虑到自成交的应用,这种情况事实上又是可以操作的。市场上的确不存在“因为看到了一张买单而主动愿意成交”的对手盘,但是还确实就有一个人可以做“因为知道一张买单的存在而主动愿意成交”的对手盘,那个人就是你自己!

      这样想,整个逻辑就比较清晰了。该策略通过高频挂单,“该公司账户组平均下单速度达每0.03秒一笔,一秒内最多下单31笔”,再加上自成交,那么实际上就是通过大量自买自卖行为,人为的在500毫秒内制造出比官方“市场行情”更多的成交数据。

      更多成交数据的价值在哪里?就在于有了具体的成交,你就可以知道市场的深度(Order Book Depth),比别人多知道这一点信息,自然就有办法设计更好的交易策略。

还没有评论。快来添加一条吧!


回到
顶部